心慌

心悸是对心脏跳动的主观感知,通常是心率、心律或心脏收缩力变化的结果。

病因

各种各样的疾病都可引起心悸(表3 - 1).最常见的原因是心律失常、药物和精神疾病。

临床表现

历史
患者可能将心悸描述为胸部的颤动、跳跃或砰砰感,并可能伴有头晕、头晕或呼吸困难。

心律失常是主要原因,包括室上性(SVT)和室性(VT)心动过速,房性(PAC)和室性(PVC)早搏。心悸的类型可能表明潜在的病因。患者通常可以通过用手指敲击桌子来重现这种节奏——快速而有规律的节奏提示窦性心动过速、SVT或VT,而快速而不规则的节奏提示房颤(AF)或频繁的早搏。

突然发生和终止提示室速或室速。与室速相比,伴发晕厥更可能伴室速。单次“漏热”或“人字拖”通常由房性或室性早搏引起。快速有规律的心悸伴颈部砰砰感提示有一种特殊类型的室上性心动过速,称为房室结性再入性心动过速(AVNRT)。心率过慢提示窦性心动过缓或心脏传导阻滞。轻度运动引起的心悸提示潜在的心力衰竭、瓣膜疾病、贫血、甲状腺毒症或身体健康不良。偶尔,发生于右心室(RV)流出道的室速可表现为运动性心悸。虽然焦虑可引起心悸(通常是由于窦性心动过速),但应排除其他更令人担忧的诊断。许多患有SVT的年轻女性被错误地贴上焦虑或恐慌障碍的标签,因为这是她们心悸的原因。

过量摄入咖啡因或可卡因的历史表明SVT或pac是原因。应对患者的药物进行全面审查,以排除促心律失常药物(如抗心律失常药物、抗精神病药物)或兴奋剂(如β -激动剂、茶碱)。

体格检查
对心悸患者的检查往往没有发现问题;然而,可能会发现潜在疾病的线索,包括:

  • 杂音(心脏瓣膜病)

  • 颈静脉压升高(JVP),罗音(心力衰竭)

  • 甲状腺肿大(甲状腺毒症)

    诊断评估(见图3 - 1

    对心悸最有帮助的诊断研究是在患者出现症状时进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不幸的是,在没有症状的情况下进行常规心电图很少具有诊断意义。然而,常规心电图可为心脏疾病的存在提供线索,如预激综合征(短PR, δ波)、心肌病(Q波,心室肥厚)或瓣膜病(心室肥厚,心房增大)。

    通常需要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动态事件监测器或植入式循环记录仪进行长时间监测,以确定不频繁心悸的原因。如果怀疑有潜在的心脏疾病,应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应常规测定血清TSH水平,以排除甲状腺功能亢进作为PACs或SVT的原因。对于室性心动过速可能性高的患者,应采取积极的诊断策略,包括那些有明显的瓣膜疾病、心肌疾病或既往病史的患者心肌梗死,以及有晕厥或猝死家族史的人。在极少数情况下,电生理检查可能是确定心悸原因的必要手段。

    要点
    1.尽管心悸通常是良性疾病的结果,但它也可能表明存在危及生命的疾病。
    2.病史对于确定心悸可能的病因至关重要。
    3.出现症状时进行心电图(12导联或节律带)对确诊至关重要。
    4.在确诊前可能需要长时间的心电监护。

    由ArmMed Media提供
    修订日期:2011年6月14日
    最后修订:Sebastian Scheller, MD, ScD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