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高血压

B.继发性高血压

大约5%的高血压患者有特定的病因(表由).病史、检查和常规实验室检查可确定此类患者。特别是,早期高血压患者,50岁以上首次出现高血压的患者,或以前控制良好但后来难以治疗的患者,更有可能发生继发性高血压。病因包括肾脏疾病、遗传原因、肾血管性高血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库欣综合征、嗜铬细胞瘤、主动脉缩窄(不常见)、妊娠相关高血压、雌激素使用,以及其他原因(如高钙血症和药物)。

中的有助于确定高血压的次要原因:诊断的准确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醛固酮增多症、肾动脉杂音(提示肾动脉狭窄)、肾实质疾病(坏肾)、过量儿茶酚胺、主动脉缩窄、库欣综合征、药物、饮食、过量促红细胞生成素和内分泌疾病。一个算法显示一般策略,以帮助筛选因素涉及继发性高血压提出。

1.肾脏疾病肾实质疾病是继发性高血压最常见的原因。高血压可由糖尿病、炎症性肾小球疾病、小管间质疾病和多囊肾引起。大多数病例与血管内容量增加或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增加有关。

2.遗传的原因高血压可由孟德尔遗传基础上的单基因突变引起。虽然罕见,但这些情况为血压调节和原发性高血压的遗传基础提供了重要的见解。糖皮质激素可补救醛固酮增多症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导致醛固酮正常或高,肾素水平低的早发型高血压。它是由一个嵌合基因的形成引起的,该基因既编码负责合成醛固酮的酶(由AII转录调节),也编码负责合成皮质醇的酶(由ACTH转录调节)。

因此,醛固酮的合成由ACTH驱动,而ACTH可以被外源性皮质醇抑制。在明显的矿物皮质激素过量综合征,早发型高血压伴低钾代谢性碱中毒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虽然这些患者血浆肾素低,血浆醛固酮水平很低,但醛固酮拮抗剂对控制高血压有效。这种疾病是由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的丧失引起的,这种酶通常保护远端肾元中混杂的矿物皮质激素受体,使其免受皮质醇代谢引起的不适当的糖皮质激素激活。同样,甘草中的甘草次酸通过抑制11β-羟基甾体脱氢酶导致血压升高。综合症妊娠期高血压加重是作为常染色体显性性状遗传的。在这些患者中,矿物皮质激素受体的突变使其对孕激素异常敏感,而矛盾的是,对螺内酯也异常敏感。Liddle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疾病,以早发型高血压、低钾碱中毒、低肾素和低醛固酮水平为特征。这是由突变引起的,导致远端肾单位上皮钠通道的本构激活,从而导致不受控制的钠再吸收和体积膨胀。

    关于心脏病

    通常,这并不容易分辨。但人们可能会有一些症状

    高血压病因及分类

    高血压病因及分类

    原发性(原发性)高血压是指95%的无法确定高血压病因的病例。

    继发性高血压

    继发性高血压

    大约5%的高血压患者有特定的病因……

    全身性高血压——高血压

    全身性高血压——高血压

    5000万美国人有高血压……

    高胆固醇

    高胆固醇

    高胆固醇是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

    横断面研究的结果表明,血压……

    高血压药物治疗

    高血压药物治疗

    现在有很多种潜在的抗高血压药……

    怀孕的高血压状态

    怀孕的高血压状态

    怀孕期间的高血压包括先兆子痫……

    妊娠期慢性高血压

    妊娠期慢性高血压

    慢性高血压患者倾向于…

    3.肾血管性高血压- 1-2%的高血压患者存在肾动脉狭窄。大多数年轻人的病因是纤维肌肉增生,尤其是50岁以下的女性。其余的肾血管疾病是由于近端肾动脉粥样硬化狭窄。高血压的发生机制是肾血流和灌注压降低导致肾素过量释放。肾血管性高血压可发生在肾动脉的一个分支狭窄时,但在多达25%的患者中,两个动脉都被阻塞。

    以下情况应怀疑肾血管性高血压:(1)有文献记载的发病年龄在20岁以前或50岁以后,(2)高血压对三种或三种以上药物耐药,(3)有腹壁动脉或肾动脉杂音,(4)有主动脉或外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有症状的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患者中15-25%有肾动脉狭窄),(5)使用ACE抑制剂后肾功能突然恶化,或者(6)肺水肿发作是否与血压突然升高有关。目前还没有理想的肾血管性高血压筛查试验。如果怀疑程度足够高,肾动脉造影是最好的诊断方法。

    肾动脉造影不建议作为冠状动脉检查的常规辅助手段。在怀疑程度中至低的情况下,放射性同位素肾造影、双超、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或CT血管造影都已成功应用,但不同机构的结果差异很大。受累肾和对侧肾原有实质损伤的程度对血运重建后的血压和肾功能预后影响最大。对于年轻人和任何年龄的血压对药物治疗有耐药性的低风险患者,应考虑对病变进行矫正。经皮介入置入支架是纤维肌肉增生和不累及肾动脉口的离散性狭窄动脉硬化病变的首选方法。在老年动脉硬化患者中,只有少数人无需继续药物治疗即可完全恢复正常。因此,如果肾功能没有恶化,对这些患者进行医疗管理是合理的。尽管ACE抑制剂提高了药物治疗肾动脉狭窄引起的高血压的成功率,但在双侧肾动脉狭窄患者中,它们与显著的低血压和(通常是可逆的)肾功能障碍相关。因此,在治疗的最初几周内,应密切监测肾功能和血压。

    4.主要高醛甾酮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由于肾上腺皮质分泌过多醛固酮引起的。事实上,它可能是高血压最常见的潜在可治愈和可治疗的原因。在过去,当高血压患者在利尿剂治疗前出现低钾血症,并伴有尿钾排泄过多(点标本通常为> 40 mEq/L)和血浆肾素活性抑制时,常被怀疑诊断为高血压。然而,对高血压人群的新筛查试验的开发和应用,导致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检出率显著提高。目前看来,高达5-15%被诊断为原发性(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实际上患有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大多数患者血清钾水平正常。目前,筛查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最佳方法包括测定血浆醛固酮浓度(正常:1- 16ng /dL)和血浆肾素活性(正常:1-2.5 ng/mL/h)和计算血浆醛固酮/肾素比值(正常:< 25)。改变肾素和醛固酮水平的药物,包括ACE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阻剂(arb)和利尿剂(尤其是螺内酯),应在取样前至少一周停用。醛固酮/肾素比值≥25的患者需要进一步评估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病变是肾上腺腺瘤,尽管一些患者有双侧肾上腺增生。病变可通过CT或MRI扫描显示。

    5.库兴氏综合征-库欣综合征(糖皮质激素过量)患者较少出现高血压。然而,在自发性库欣综合征患者中,约75-85%的患者会发生高血压。高血压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这可能与过量糖皮质激素的矿物皮质激素效应导致的盐和水潴留有关。另一种可能是由于血管紧张素原分泌增加。虽然库欣综合征患者血浆肾素活性和浓度通常正常或被抑制,但由于糖皮质激素对其肝脏合成的直接作用,血管紧张素原水平升高到大约正常水平的两倍,血管紧张素II水平增加约40%。库欣综合征患者给予血管紧张素II拮抗剂萨拉拉西,可使收缩压和舒张压迅速下降8- 10毫米汞柱。此外,糖皮质激素通过多种机制对血管张力发挥允许作用。

    6.嗜铬细胞瘤-嗜铬细胞瘤不常见;它们可能在所有高血压患者中不到0.1%的人身上发现,每百万人中大约有两个人。在大约50%的嗜铬细胞瘤患者中,高血压持续存在,但血压表现出明显的波动,在症状发作期间血压达到峰值。在高血压发作期间,收缩压可升至300毫米汞柱。在大约三分之一的病例中,高血压是间歇性的。在一些病例中,没有高血压。儿茶酚胺过量引起的血压升高有两种机制:α受体介导的小动脉血管收缩,导致外周阻力增加1-受体介导的心排血量和肾素释放增加,导致血管紧张素II循环水平升高。总外周血管阻力的增加可能是维持高动脉压的主要原因。动脉和静脉床的慢性血管收缩导致血浆容量减少,易导致体位性低血压。

    事实上,大多数患者有直立性血压下降,与原发性(原发性)高血压相反。有些患者出现葡萄糖耐受不良。多种药物可诱发嗜铬细胞瘤的高血压危象,包括三环类抗抑郁药、抗多巴胺类药物、甲氧氯普胺、纳洛酮等。

    7.主动脉缩窄-这种罕见的高血压病因。

    8.妊娠期高血压-高血压在怀孕期间重新发生或恶化,包括子痫前期和子痫,是孕产妇和胎儿发病和死亡的最常见原因之一。

    9.雌激素的使用-大多数服用口服避孕药的妇女血压会有小幅升高,但偶尔也会有显著升高。这是由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增加引起的体积膨胀。主要的异常是肾素底物在肝脏合成的增加。5%长期服用口服避孕药的女性血压升高超过140/90毫米汞柱,是预期患病率的两倍。避孕相关高血压在35岁以上妇女、服用避孕药超过5年的妇女和肥胖人群中更为常见。在服用低剂量雌激素片的患者中不太常见。在大多数情况下,停止避孕可以逆转高血压,但可能需要几周的时间。绝经后雌激素一般不会引起高血压,而是维持内皮介导的血管舒张。

    10.继发性高血压的其他原因-高血压也与任何原因引起的高钙血症有关:肢端肥大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和各种引起颅内压升高的神经系统疾病。许多其他药物可能导致或加剧高血压-最重要的是环孢素和非甾体抗炎药。

    参考书目

    概述:高血压的机制:细胞、激素和肾脏。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4;15:1971。(PMID: 15284282)
    嗜铬细胞瘤。Cardiol Rev 2002;10:44。(PMID: 11790269)
    Failor RA等:醛固酮增多症和嗜铬细胞瘤:新把戏和测试。Prim Care 2003;30:801。(PMID: 15024897)
    Freel EM等人:高血压的机制:醛固酮的扩大作用。中国农业农业学报2004;15:1993。(PMID: 15284285)
    Hartman RP等:评价高血压的肾脏原因。放射临床北Am 2003;41:909。(PMID: 14521201)
    Lifton RP等:人类高血压的分子机制。细胞2001;104:545。(PMID: 11239411)
    Loney EL等:肾血管性高血压。核医学杂志2002;46:283。(PMID: 12411868)
    Nordmann AJ等:球囊血管成形术与药物治疗合并肾动脉梗阻的高血压患者比较。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03;(3):CD002944。(PMID: 12917937)
    Nussberger J:研究矿物皮质激素性高血压。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03;21(增刊2):S25。(PMID: 12929904)
    Onusko E:诊断继发性高血压。Am Fam医师2003;67:67。(PMID: 12537168)
    Oparil S等: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安实习医学2003;139:761。(PMID: 14597461)
    Radermacher J等:预测肾血管病患者肾血管成形术良好反应的技术。《中国日报》2001;10:799。(PMID: 11706308)
    Reaven G:胰岛素抵抗、高血压和冠心病。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03;5:469。(PMID: 12939567)
    Safar ME等人:血管发育、脉压和高血压的机制。高血压2005;46:205。(PMID: 15911744)
    Stas SN等:糖尿病高血压的发病机制。Rev Endocr Metab Disord 2004; 5:21 21。(PMID: 15211093)
    Strazzullo P等人:高血压患者肾脏钠处理的改变:证据的简短回顾。高血压2003;41:1000。(PMID: 12668589)
    管理肾动脉疾病和高血压。Curr Opin Cardiol 2003;18:260。(PMID: 12858123)
    小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改变诊断和治疗的概念。《内分泌学》2003;(PMID: 12746276)

    Baidu
    map